《数据结构》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计算机类的核心课程,也是OD体育(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自1996年招收计算机专业学生以来一直开设,至今已历经20余年。经过多年的积累,《数据结构》形成了完备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大纲,该课程2018年获批聊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9年获批聊城大学金课,2020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一、课程团队: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桑红燕  | 博士  | 副教授  | 
韩玉艳  | 博士  | 副教授  | 
张振领  | 博士  | 副教授  | 
郑丽萍  | 博士  | 副教授  | 
课程团队成员均为我校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均取得博士学位,教师队伍学历高,学术成果丰硕,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强,具有多年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技能及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多成果,受到了各级督导和学生的广泛好评。该课程团队是一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团队。
团队教研科研成果较显著:多年来,本团队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科研工作,有7项教研教改课题立项,获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
二、课程教学获奖及立项
课程教学获奖及立项  | ||||
序号  | 比赛或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主办单位  | 
1  | 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 省级  | 2020年1月  | 山东省教育厅  | 
2  | 山东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 一等奖  | 2018年7月  | 山东省教育厅  | 
3  | 山东省第六届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比赛  | 二等奖  | 2019年12月  | 山东省教育厅  | 
4  | 聊城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 一等奖  | 2017年12月  | 聊城大学  | 
5  | 聊城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  | 一等奖  | 2019年11月  | 聊城大学  | 
6  | 聊城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 二等奖  | 2016年3月  | 聊城大学  | 
7  | 聊城大学第三届良师益友  | 校级  | 2017年12月  | 聊城大学  | 
8  | 聊城大学校级金课  | 校级  | 2019年7月  | 聊城大学  | 
9  | 聊城大学校级教改项目  | 校级  | 2018年12月  | 聊城大学  | 
三、课程目标
课程依据本校应用型特色名校的定位,以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结合产业和学生的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能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工程型、应用型人才。
以学生为中心,运用OBE理念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概念、结构、操作与算法,培养学生针对复杂问题进行算法设计和实现。
能力目标: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适当增加课程挑战度,培养学生的高阶性即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素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学术思维、创新精神,提高软件工程师职业素养。
四、课程特色: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信息化。
(1)教学科研一体化。将学术前沿内容、教师科研项目与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使之能够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全面发展。
(2)目标导向、学生中心、任务驱动。根据工程型、应用型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任务驱动,加入实际案例、学科竞赛题目等,加强知识应用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增加课程挑战度,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技术。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多种信息化手段覆盖教学各环节及教学评价,这样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手段相结合,使数据结构这门比较抽象和理论居多的课程实现了枯燥理论生动化,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具体操作的实践化和基本知识的前沿化,突破课程的重点难点,真正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